筑业软件木结构施工记录怎么做?完整操作流程与注意事项全解析
在现代建筑工程中,木结构因其环保、美观和抗震性能优异而备受青睐。然而,木结构施工过程复杂,涉及多个环节,如材料验收、节点处理、防腐防火处理等,若记录不规范,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验收和后期维护。筑业软件作为国内领先的建筑项目管理平台,其针对木结构施工的记录功能尤为强大,能够帮助项目团队实现标准化、数字化管理。那么,如何正确使用筑业软件来填写木结构施工记录?本文将从准备阶段、实操步骤、常见问题及优化建议四个方面进行系统讲解,确保您轻松掌握这一关键技能。
一、准备工作:明确记录内容与责任分工
在开始录入筑业软件前,必须完成以下准备工作:
- 熟悉设计图纸与技术交底文件:了解木结构构件类型(如梁、柱、屋架)、连接方式(榫卯、螺栓、钢板连接)及特殊要求(如耐火等级、防虫处理),这是记录准确性的前提。
- 制定详细的记录清单:根据《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》(GB50206)要求,列出必填项,包括但不限于:木材含水率检测、防腐剂涂刷情况、节点安装精度、隐蔽工程影像资料、施工环境温湿度等。
- 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:指定专人负责每日记录,并设置提醒机制(如软件内置任务提醒),避免遗漏或滞后。
- 检查设备与网络环境:确保手机或平板已安装最新版筑业APP,Wi-Fi或4G信号稳定,摄像头可正常拍摄照片/视频。
二、实操步骤:分阶段录入木结构施工记录
1. 材料进场记录
当木材运抵现场时,需立即通过筑业软件创建“材料进场检验”记录:
- 点击【施工日志】→【材料报验】,选择对应分部工程(如主体结构);
- 填写材料名称(如樟子松原木)、规格型号(如200×200mm)、数量、生产厂商、出厂合格证编号;
- 上传第三方检测报告(如含水率≤18%的证明);
- 拍摄材料堆放区域全景+局部特写(体现防潮垫层、离地间距≥10cm);
- 由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提交审核。
2. 隐蔽工程记录(关键!)
木结构中最易被忽视的是隐蔽部位,如梁端埋入墙体的锚固节点、屋面檩条与主梁的连接点等。筑业软件支持“隐蔽工程影像+文字说明”双重验证:
- 进入【隐蔽验收】模块,选择“木结构隐蔽部位”;
- 描述具体位置(如K轴-3轴处屋架下弦节点);
- 上传高清照片(至少包含三个角度:俯视、侧视、细节放大);
- 备注处理措施(如“采用镀锌角钢+M12螺栓固定,防腐漆两遍”);
- 附上测量数据(如节点偏差≤3mm,符合规范要求)。
3. 施工过程记录(每日更新)
每日施工结束后,应生成施工日志,内容涵盖:
- 当日工作内容(如“完成东侧山墙立柱安装共6根”);
- 作业人员名单(姓名+身份证号+岗位);
- 天气状况(温度、湿度影响木材变形,需注明);
- 工具使用情况(如“使用力矩扳手紧固螺栓,扭矩值达到250N·m”);
- 质量问题及处理结果(如“发现2根梁有轻微裂纹,已更换并备案”)。
4. 质量验收记录
每道工序完成后,必须通过筑业软件发起验收申请:
- 选择对应检验批(如“木屋架安装检验批”);
- 勾选合格项(如“外观无翘曲、无虫蛀”、“连接件齐全牢固”);
- 上传实测数据表(如垂直度误差≤H/1000且≤15mm);
- 由建设单位、监理单位在线签署电子签章;
- 归档至项目知识库,形成闭环管理。
三、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1. 图片模糊无法上传怎么办?
原因可能是拍摄距离过远或光线不足。解决方法:
- 靠近目标拍摄,保持手机镜头与物体平行;
- 使用软件自带的“增强模式”或外接补光灯;
- 若仍失败,可手动标注缺陷部位,辅以文字说明。
2. 记录重复填报导致数据混乱?
避免同一工序多次录入。建议:
- 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划分时间段(如按楼层或区域);
- 启用筑业软件的“自动关联功能”,系统会识别已完成工序,防止误填。
3. 监理方不及时审批怎么办?
可通过以下方式催办:
- 在软件内发送消息提醒(带时间戳);
- 同步邮件通知监理负责人(建议绑定企业邮箱);
- 若超过48小时未批复,标记为“待复核”状态,列入周例会议题。
四、优化建议:提升效率与合规性
1. 利用模板快速录入
筑业软件支持自定义模板功能。例如,为“木梁安装”设置标准字段(含水率、防腐处理、节点形式),每次只需填充数值,大幅提升效率。
2. 数据同步云端备份
所有记录均自动上传至筑业云服务器,即使设备损坏也不会丢失。同时,可导出Excel表格供审计使用。
3. 培训全员掌握基础操作
建议组织专项培训,让施工员、质检员、安全员都能独立完成记录,减少依赖技术负责人。
4. 结合BIM模型辅助核查
若项目已部署BIM技术,可在筑业软件中导入模型,实现“现场实景vs设计模型”的比对分析,提前发现错漏碰缺。
结语
筑业软件木结构施工记录不仅是法律合规的要求,更是工程质量控制的核心手段。通过科学规划、规范操作和持续优化,不仅能规避风险、提高效率,还能为后续运维提供详实依据。希望本文能帮助您快速上手,打造高标准、高质量的木结构工程。